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如何避免谈判进入僵局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6-21
    【导读】:
    谈判是指双方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或者利益往来而相互交流思想和提出共同解决方案的一种谈话方式,可以说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存在谈判。比较正式有影响力的谈判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军事方面的谈判,还有公司之间的项目业务往来,朋友之间的交际,甚至是去商店买所需要的商品,都包含了谈判的过程。如果在谈判过程中,注意运用正确的技巧和方式,可以让谈判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实现双方长久的合作,相反会让本来可以成功的谈判陷入僵局。那如何避免谈判进入僵局呢?方法/步骤1/7分步阅读

    提前做好谈判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谈判计划和方案。

    在谈判之前,应该提前准备收集谈判中所需要的信息。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信息,产品优势和缺点,市场情况及对方谈判人员的个人信息、性格特点等等。如果是和不同地区公司或者国外公司谈判,还要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与习惯。提前做好谈判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谈判计划和方案,可以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为谈判成功奠定基础。

    2/7

    充分利用非正式谈判,和谈判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对方信任自己。

    谈判场所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场所。在正式场所因为气氛比较严肃,一些问题有可能陷入僵局,如果换一个让双方感到轻松愉快的场所,来一场非正式谈判,谈判建立于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轻松友好的气氛有利于双方代表之间交流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助于谈判向良性方向发展。

    3/7

    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要用各种情绪化的词语或者表情。

    谈判中不要使用情绪化的词语或者表情,而是用让人舒服的礼貌语言说出来。有的时候本来是利益上是双赢的事,如果谈判的时候没有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表情,让对方觉得没受到足够的尊重,很有可能导致谈判陷入僵局。所以一定要避免情绪化的词语或者情绪化的表情刺激对方。

    4/7

    耐心倾听谈判对手的意见。

    在谈判过程中,要始终耐心认真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对方愿意说出自己所有的想法,证明对方是希望真正解决问题,最后合作成功的。耐心倾听对方的喋喋不休,不光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还能得到很多对方透露出来的各种重要信息。欢迎对方多说出自己的心思和意见,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和矛盾,有利于谈判的顺利发展。

    5/7

    表达自己谈判诚意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自己谈判条件的底线。

    如果谈判对方的要求始终超出我方的底线,使我方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继续谈判也就失去了意义。当我方已无法满足对方的无理要求,应向谈判对方显示出坚决的态度,让对方清醒认识到谈判条件的不合理性。我方可以提议谈判暂时中断,以显示自己坚持底线的态度。如果对方确实真心想借助谈判有个好的谈判结局,他们的要求和态度应该会随之有所改变,此时谈判的主动权反而被我方掌握。

    6/7

    调整谈判策略适度退让,准备几种备选方案。

    如果谈判对方对我们提前准备的优选方案不感兴趣或者拒绝,应该冷静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同样对方提出的第一个方案不要轻易的答应,让对方觉得你太轻易答应条件而对方案产生怀疑而出现毁约。如果谈判中第一优选方案被拒绝后,应该调整谈判策略适度退让,准备几种备选方案,避免谈判进入僵局。

    7/7

    充分尊重谈判双方双赢的原则。

    如果谈判双方在谈判中都只重视自己的最大利益,甚至竭力从各方面算计对手,这种过于自私而短见的谈判会让本来对双方都能带来利益的项目泡汤。成功的谈判者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充考虑到对方的立场和利益,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要注重双方长久的合作而带来的丰厚利益。应该抓住谈判双方的利益焦点,使得谈判方案充分尊重双赢的原则,从而避免谈判陷入僵局,促成双方谈判的成功。

    法律谈判沟通技巧避免僵局人际关系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912012.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5:12:51  耗时:0.031
    0.0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