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均衡产出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或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这样简单的经济关系称为二部门经济。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均衡产出公式表示为:y=c+i
y、c、i分别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c、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从均衡产出概念可看出,要增加均衡产出,关键是要增加总需求,因为均衡产出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或者说总支出水平。

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均衡条件下,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企业要根据 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
所得税宏观经济学均衡产出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98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