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古代的举人、进士、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7
    【导读】:

    古代的举人、进士、秀才都是对读书人的称呼,其中他们所蕴含的内容有所不同。从整个科举之路来看,读书人大概可以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五个等级,其中举人大致对应现今的大学毕业生,进士大致对应现今的博士生、秀才大致对应现今的高中毕业生。

    详细介绍如下:

    1、童生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童生一般对应现今的初中毕业生。

    2、秀才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秀才不再是普通的读书人,身上开始有了“功名”的光环,可以享受普通读书人没有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遇公事可禀见知县、见知县不下跪、打官司时不能随便用刑等。

    秀才一般对应现今的高中毕业生。

    3、举人

    秀才参加乡试考试通过的,称为举人。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举人的社会地位较高,学识更为广博,一般上对应现今的大学毕业生。

    4、贡士

    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

    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

    贡士相当于现今的硕士毕业生。

    5、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进士是古代科考的最高一级,对应现今的博士。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童生

    百度百科-秀才

    百度百科-举人

    百度百科-贡士

    百度百科-进士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52990.html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21 06:40:31  耗时: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