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玉石原石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9多看、少买,就是说对原石要多观察了解,不要轻易购买;
多擦、少解,即使买了之后,可以擦口观察,不要盲目切开。
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国内市场上的原石,经过几次筛选,品相好的不多。
翡翠原石主产于缅甸,主矿区位于缅北孟拱,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从矿山坑口运到国内之前,已经至少被挑选两次。
第一次是挖矿的工人,这些人都是行家,有好品相的石头,自然不会便宜了收原石的商人;
第二次就是当地收购原石的商人,他们凭多年的经验又进行第二次挑选,到国内市场的原石可想而知。
所以大家在对待玉石原石上,要本着多看、少买,多擦、少解的原则,避免遭受损失。

其次,如果在国内市场看到品相很好的原石,这里说的是表面石皮赌相很好的石头,笔者认为吃药的可能性很大。你想,经过几次的专业筛选,外在赌相这么好的石头怎么会漏下!当然,也有凭着经验,拿到极品原石的,这样的谓之“捡漏”。大部分时候,对待这样的原石一定慎之又慎,谨防造假。

在2005年,一个朋友在昆明以不菲的价钱(据说是麻蒙料),入手一块黑乌砂的石头(下图),从图中所指的位置,打灯观测,绿色非常鲜艳。
结果,解石时发现,这件石头之前已经被切开过,掏空了内部一小块地方,然后再用绿色树胶涂在打灯观测的部位。


宁买一线,不买一片。
这里的一线,指的是原石表面绿色的带子。一般带子沉得下去,绿色能渗透到原石深处,一般赌一条带涨的机率要比一大片高很多;而片色多少是色跑皮的爆松花,一般情况下比较薄,即业内所说的片色如纸,线色沉。
所以,千万别小看了石表的一条绿带子,很多极品就是靠这些绿带切出来的。
这是2009年(下图),来自打木砍坑口的石头,看中的人很多,竞价激烈,6万的底价最终以210万开标。
两条浓郁的绿带让人心动,解石后绿色鲜阳,微带黄色调,有亮丽生命感,种水很好,切出来的效果甚是喜人。



黑随绿走,绿靠黑生。
石皮的黑色与绿色常为相扶相融。有绿色时不定有黑,但有黑时就容易有绿色出现,即业内所说的绿随黑走,绿靠黑生。
如何正确看待原石上这种黑和绿的辩证关系,要靠大家对原石多接触、多观察、多了解、多体会,通过这“四多”,达成对黑绿关系的界定。

有椿色死。
椿色就是紫色,原石界的前辈们总结出“有椿色死”的说法,意在椿色和绿色共存的时候,即便椿夹绿,绿色也不会鲜艳。椿色克制绿色,特别是点点白蜡椿,很少与绿共存,业内将这一表现称为“有椿色死”。

不怕大裂怕小绺。
裂绺对原石的危害极大,在成品过程中,对取料和美观有直接影响,裂绺会大大降低原石价值。大的裂纹很容易观察到,而绺因为细小并且极易发生变化,或大或小,或深或浅,令人难以捉摸。绺的种类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绺,重要的是要观察和分析它在原石内部的发展,判断对成品的变化和影响。

1、移花接木,在原石上切口,移植上质地优良的翡翠;
2、死里逃生,原石解开后不理想,再把它接合起来恢复原貌;
3、仙女散花,在一块种好,但无松花表现的原石上撒胶水,再将磨好的翡翠粉抹撒在表面后埋入土中数十日即可;
4、开窗探月,在原石表面先开一小孔,若不理想再将小孔掩盖。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7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