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8个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有哪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4
    【导读】:

    关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

    众所周知,地球被一层大气紧紧围裹着,从地面算起,从下而上可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与人类最为密切,给人类带来了云、雨、雾、风、霜、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而对流层上方的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其浓度为10%,厚度为30公里,能大量吸收来自宇宙的辐射,特别是可以吸收掉99%的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所以,臭氧层被誉为人类的保护伞,如失去了这个保护伞,地球将受到紫外线强烈辐射,物种将难以生存,人类的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事实,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种种不祥的征兆。先看看南极臭氧洞之下的地面生物。

    在智利南端濒临麦哲伦海峡的地区,河里本来有许多欢蹦活跃的鱼类,今天成了呆木乱撞的盲鱼;喜欢游荡的羊群因患了白内障而变为盲羊,整天闷闷不乐;连蹦带跳的兔子变成了盲兔,猎人可轻而易举地将它们抓获;自由飞翔的野鸟因双目失明而迷失方向,撞进了居民的院宅......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悲哀又发人深思的景象。 谁能想到,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在工业和生活中使用频繁的制冷剂氯氟烃。

    夏天喝冰镇饮料曾经是古代帝王专享的权利,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性质比较稳定、不易燃烧、易于贮存、价格又比较便宜的氯氟烃类物质来做致冷剂、喷雾剂、发泡剂及清洗剂。

    这些物质可以在大气中长期存在并破坏臭氧层,从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生物生长。

    扩展资料:

    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

    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科学家测出,云集在瑞典和挪威上空的二氧化硫气体,有三分之二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工业区;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酸雨覆盖面积急剧扩大。

    水圈污染严重,水圈中最大的问题是淡水资源不足,造成水和水体污染,但工业的发展,化肥、农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学制品的使用,才使水圈中的污染发展到现今的危害程度;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常成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02933.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7:22:31  耗时:0.030
    0.03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