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查出糖尿病该怎么办?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7
    【导读】:
    我45岁,但已经是个17年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了,注射胰岛素也有7年了。目前血糖控制水平空腹7左右,餐后10左右,根据个人经验,对糖尿病的了解,日常用药和胰岛素使用有一些心得,仅供糖尿病病友参考。工具/原料more日常用药:格华止(二甲双胍),拜糖萍(阿卡波糖)胰岛素类型:诺和锐30特充(门冬胰岛素30)监测工具:血糖仪及试纸、酒精棉方法/步骤1/5分步阅读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1,大多是遗传因素,上辈或隔辈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的,自己大多具有得病的潜质和基因,不当饮食或生活习惯极容易诱发,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2,不要以为现在没有发现糖尿病,就无所顾忌。如果爱吃甜食且不加节制,特别是把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当水喝的朋友,要小心了。很多年轻人发现糖尿病都是以此为诱因的。

    3,如果你的体重超标(我国成年人的BMI正常值为18.5~23.9,19~24的属理想体重,24~27.9的属超重,等于或大于28的属肥胖),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长期高脂高热量、运动量少,那你就离糖尿病更近一步了。

    4,老年糖尿病患者,很多是基于年龄原因和身体代谢机能的衰退导致的。

    5,成年人主要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是先天胰岛功能不足引起的,只能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替代治疗。

    2/5

    糖尿病可怕在哪里?

    1,糖尿病本身没有什么症状,因此不做血糖测试就很难发现得病。

    2,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它的诸多并发症,比如眼睛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等,很多初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出现急性酮症昏迷、还有低血糖昏迷都是极其危险的,致死率很高。

    3,确诊自己有糖尿病也不必恐慌,知道了就进行控制,控制好了能减少并发症风险,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3/5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1,饮食控制:告别高糖高脂的不健康饮食,杜绝暴饮暴食和不规律饮食。

    2,运动量:坚持定量定时的有氧运动,消耗多余热量,控制体重,促进身体机能的良性运转。

    3,科学用药:根据医嘱用药,正确选择并坚持用药,打胰岛素。

    4,生活规律,监控指标:平时定期定时血糖监测,每季度做一次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化验,指标异常变化及时就医。

    4/5

    我的用药经验:

    1,糖尿病发现初期最好在医院住院一到两周,全面检查自身胰岛功能等,由医生确定用药组合。

    2,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生活习惯及身体机能不同,会有多种类型不同针对性的降糖药,进行搭配组合使用,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吃这个、停那个,或者嫌麻烦只吃药不打针。

    3,胰岛素注射不只是针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依赖药物不能很好控制血糖的,也需要胰岛素配合治疗。

    4,我个人发现糖尿病后主要用药是二甲双胍,配合控制餐后血糖的拜糖萍,约十年时间,后因脂肪肝伴随肝肾功能指标异常而停止用药。自7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中效,每天早晚各一次,早上注射单位是晚上的一倍),单纯依赖胰岛素也可以控制在理想水平。

    5,打针并不可怕,也不麻烦,特别是老年人退休在家,只要不是经常出门,打胰岛素还是很方便的。

    5/5

    胰岛素针剂的使用:

    1,胰岛素针剂需要冷藏保存,取了药要拿回家要放在冰箱门上的置物盒里,温度不能太低,千万不能放冷冻。

    2,已经在使用的胰岛素针剂就不要放冰箱了,保持常温状态在一个月内用完即可。

    3,胰岛素针剂大多是钢笔式的注射器,有些是一次性的,每支针剂大约300个单位。每次注射前一定要确认旋转拨到正确的剂量,老年人最好有陪护或子女帮助调好或指导。

    4,注射的针头很细很短,扎在肚皮或上臂上不会觉得疼痛,但每次必须更换针头,针头只能用一次,不要舍不得更换,针头重复使用引起感染或刺伤组织会得不偿失。目前医保已经可以报销针头费用,所以不必节省这个钱。

    注意事项

    每个病患的个体差异和情况不同,用药打针一定要医生帮助制定方案,经验只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17939.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2:27:10  耗时:0.029
    0.02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