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大豆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8-02
    【导读】: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豆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希望能帮到大家。症状1/4分步阅读

    轻花叶型。叶平,肉眼看呈淡黄色斑。 病叶经日光可见黄绿相间的斑,株的生长基本正常。 这种症状多见于抗病品种和后期感染株。

    2/4

    重花叶型。厚厚的马赛克。 病叶黄绿,萎缩加剧,叶肉突出,叶缘向后弯,叶脉坏死,株矮,呈深绿色。

    3/4

    皱叶花叶型。叶萎缩扭曲,叶脉呈球状突起,株矮,荚实少。

    4/4

    黄斑型。 一般来说,轻花叶和皱花叶的症状混在一起。 这种情况下,有因黄斑坏死南方各地常见的表现型和东北的黄斑花叶2种。 这2种表现类型多见于结荚期。 前者植株上部叶萎缩至黄斑,叶脉褐色坏死,老叶一般不萎缩,但植株上部叶多呈皱缩花叶状。

    防治1/3

    农业措施。 播种前严格选育,清除褐斑粒。 适时播种,在飞虱成长期之前使大豆开花。 苗期拔除病苗,及时防治飞虱,加强田间管理,育苗,提高品种抗病性。

    2/3

    抗病毒品种选育推广。 由于大豆花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且不同地区的花叶病毒生理小种不同,不同地区种植同一品种抗病性也不同,因此需要在明确本地区花叶病毒主要生理小种的基础上,选育和推广抗病性品种。

    3/3

    防治灰、白飞虱。大多数大豆病毒都是通过这些传播的。 用银膜覆盖大豆的种子田,或者在田间插入银膜,以避开、驱除蚜虫。 在田里发现飞虱后,在飞虱迁飞前喷雾是最有效的。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51496.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13:50:18  耗时:0.023
    0.0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