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的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8-09注意别营养过剩:
爷爷奶奶一代,那个时候是吃不饱的,如今带孩子也生怕孙子孙女吃不饱,所以只要孙子孙女饿了或者就算没饿,也要想方设法给他们买吃的。小孩子长身体重要,但如果营养过剩的话,孩子就会虚胖,有时候是因为营养摄入不均匀,从而导致孩子虚胖,这不利于孩子的发育。

不要随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爷爷奶奶疼孙子,为了哄孩子不哭,想尽千方百计买吃的买玩的给他们看好看的,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从小没有经历过挫折感,就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也经历不起挫折。
一般来说,孩子2岁左右就可以给孩子一些挫折训练,这才能给孩子认识世界自我成长的空间。比如,孩子摔倒了,只要没大碍,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尽早和孩子分床睡:
有的爷爷奶奶认为,孩子分床睡不便于照顾,或者担心照顾不好。从而,孩子到5~6岁了,还和爷爷奶奶一起睡。
这样做的话,有几个不利的方面,一个是孩子和老人的体温一般都比较高,睡在一起,容易使孩子踢被子而受凉,经常这样会引起孩子呼吸道和肺部的疾病;再一个是,老人会时常担心压着孩子,也会因为孩子一个翻身或者一个小动作而惊醒,从而让老人休息不好,也会影响老人身体;最后,孩子很大了都没学会分床睡的话,孩子就难以学会克服恐惧的本领,会胆小。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很多爷爷奶奶给孩子喂饭喂习惯了,到孩子大了还是喂饭,这样的话,孩子学不会自己好好吃饭,同样动手能力也缺乏训练。看到不少老人追着给孙子喂饭,实在是不可取。

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的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孩子的习惯,比如,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还一边玩玩具,如果不注意纠正,孩子做事就会三心二意,这样会让孩子静不下来,变得浮躁。

学会辅导孩子:
有的老人不会辅导孩子,比如孩子玩玩具或者学习的时候,在不会的情况下,有的老人就会代劳,而不是引导和启发孩子自己想办法,这不利培养孩子动脑动手的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照顾孩子要避免大意:
有的爷爷奶奶因为年龄大了,判断力和预见力都下降了,从而由于疏忽给孩子造成伤害。
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对老人忙农活,怕孩子乱跑摔伤,把孩子放在窖里,这个窖是用来储存红薯的地方,等忙完了,发现孩子被蛇缠死了,后来老人觉得对不起儿子就自杀了。
这是一个看了令人心痛的故事。从而也警醒我们,老人带孩子要避免大意。
老人带孩子还要注意防骗,掌握一些防骗技巧最好。

保护孩子要讲原则:
有的老人保护孩子没有原则,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不问青红皂白就护着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得争强好胜、蛮不讲理,而且从来不懂得谦让,长大以后就容易违反社会的规则。
所以,保护孩子是老人的天性,但要讲原则讲规矩。

学会与幼儿园老师沟通:
孩子上幼儿园了,有的老人不会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或者不会运用新媒体方式与老师沟通,在培养孩子方面存在缺课问题。有的甚至误认为幼儿园老师不理解他们的想法,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与老师沟通。

不要争着带孩子:
有的老人喜欢争着带孩子,比如有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会争着带孩子,看不惯别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总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才是对的。从而弄得两家不和睦,这样也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变得胆小敏感。

避免教育孩子的理念跟不上时代:
对于爱学习爱看书喜欢跟上时代的老人,他们教育孩子还是有方法的。但是不可否认,很多老人教育孩子的理念跟不上时代,对于教育孩子传统做法中一些不可取的方法还在坚持。比如,有的老人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会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教育,有的老人认为“不打不骂不成才”,孩子犯错误了,不会引导孩子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以吓唬打骂的办法来解决。
固然,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是优秀的没有过时,但同时也有一些传统的做法不可取,需要老人们注意。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9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