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基础知识(起源)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8-24【导读】:
起源: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它是由俄国物理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创立的,他在研究植物叶中的色素时,用石油醚浸提植物色素,然后将浸提液注入到一根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的顶端,在加入纯石油醚进行淋洗,淋洗结果使玻璃管内植物色素被分离成具有不同颜色的谱带;他把这种分离方法称为色谱法;玻璃管称为色谱柱;管内填充物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淋洗剂是携带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方法/步骤1/6分步阅读
2/6
3/6
4/6
5/6
6/6
原理: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固定相),另外一相(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在同一推动力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不同,依次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色层发,层析法。

按流动相分类——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

按固定相分类——柱色谱、纸色谱(PC)、薄层色谱(TLC)。

按物理化学分离原理分类——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

按两相的物态类型分类——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色谱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 是气相色谱,已经成为世界广泛的分析技术之一。展望未来,气相色谱技术将主要朝着仪器小型化、简单化、精密化、高效化等方面发展,气相色谱的灵敏度灵敏度、选择性、方便快捷性、自动化程度将会有显著的提高。后面我会带来更详细的气相色谱知识。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154930.html
上一篇:智慧中小学怎么看视频课程
下一篇:糖尿病真的可以治愈吗?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