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在摄影创作中表现动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8-27
    【导读】:

    摄影创作中表现动感的主要方式有:

    1、抓取最佳瞬间

    抓动态,要抓住一个动作过程中的“高潮点”。“高潮点”是指动作最饱满,姿态最优美,而又能体现该运动特点的那一瞬间。“高潮点”不是动作的“完成点”,它往往出现在一个动作和另一个动作的交替之间。

    2、采用有助于动感表现的画面构图

    能引起动感的画面因素有下列几种情况:被摄体主线条是由倾斜的或对角线所组成;实际上水平、垂直的线条由于透视的关系而汇聚变得倾斜了;被摄体靠近画面的一边或一角;构成运动或力的重要线条是外向的,即指向画面的边或角。

    3、选择加强动感表现的快门速度

    表现动感大多数情况下慢速度的快门,能够较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动感。一般而言,慢门是指1/30秒以下的几档快门速度。拍摄动体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较慢的快门速度。最好是主体清晰,动作大的部分略有一些模糊。要充分发挥动与静、虚与实之间的对比,使动感得到加强。

    4、追随摄影法

    在拍摄动体,表现动感上,追随摄影是一种简便而又能产生突出效果的技法。在进行追随摄影时,照相机要随着被摄主体而运动,照相机的运动速度和动体的运动速度要保持一致。

    5、变焦镜头的特殊效果

    变焦效果又称“爆炸效果”,它能在动体的周围“变”出一条条向四周发射的放射线条,很像一颗炸弹正在爆炸。变焦效果的获得,主要是在按快门的同时推拉镜头的焦距,把景物中的点全部拉成了线,但在放射线条汇聚的中心点能取得较清晰的影像。

    用变焦方法拍摄静止的物体,也可以获得具有强烈动感的爆炸效果。

    扩展资料

    慢速快门的拍摄技巧

    用慢速拍摄,可使运动的物体,在曝光瞬间,在底片上留下移动的影像。一定程度上,这种影像是虚影,速度越慢,影像虚得越厉害,从而形成以虚衬实,实中有虚,虚实相映的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拍出动感,画面有生气。

    使用慢速快门,照相机一般要有依托,最好能用三脚架或独脚架使照相机稳定。1/30秒以下的各级快门速度,都是慢速度,选择哪种应视被摄对象运动的速度和欲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而定。

    选用速度太慢,影像很可能完全虚化到模糊不清的地步,使人无法看清;选用速度太快,运动感又失去了。因此在把握不大的情形下,可多用几档试拍,找出最佳的一档快门速度,既不使所拍照片影像模糊,又能表现出一定的动感。

    追随拍摄法,实际上还是使用慢速快门拍摄。它与慢速摄影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固定照相机,让运动物体从照相机镜头前通过,在底片上留下移动的影像,后者是移动照相机,随运动物体的运动而移动。

    运动物体与移动的照相机等速时,运动物体也就相对静止了,照片上留下的影像是静止的,而运动物体周围不动的景物,因照相机的移动,反倒成了“运动”的景物了。这种相对运动,使原来不动的景物,在底片上留下了虚化的移动影像,给人以动感。

    使用追随摄影法时,要选择较深暗的、并有少量的亮景的景物,如树木、人群等,用光以侧逆光为好。这样在移动照相机追随动体时,背景才会出现明显的线条,体现出动感。

    在快门速度的选择上,一般说,速度慢,追随效果强烈,但技术上不太容易掌握,整个画面会因此而模糊,没有清晰点。因此,在选择使用快门速度时,要综合考虑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以及要表现的追随效果。有的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很快,使用的快门速度也相应要提高,有时要用到超过1/30秒以上的1/60秒,甚至1/125秒。

    要使追随摄影成功,拍摄者按动快门,必须死盯住运动物体,在移动照相机的同时按动,不能因为按动快门,照相机中途停止移动。追随拍摄方法很多,除斜向追随外,还有纵向追随、变焦追随、平行横向追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摄影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159658.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12:03:53  耗时:0.030
    0.02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