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招纳人才的纳?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5-02-12本义
纳本来是动词,指丝被水浸湿的意思,最早查证:
1、丝湿纳纳也。——《说文》
2、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纳字体现收的含义,最早起源于《出师表》
诸葛亮劝诫主君的《出师表》,表中有言:“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释义: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纳字在这里第一次体现了:收入、放入的含义。

纳字与人才产生关系,最早源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所过剽掠,自为甲兵,招纳亡命。”
释义:擅自归还的戍卒一路上剽掠抢劫,自己制造兵器,招纳亡命之徒,
所以后世开始延续这一用法,普遍以招和纳组织在一起使用。

分别理解:
1、招的解释招 ā 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
2、纳的解释纳 (納) 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

纳,要和招一起,才与人才有关系,因为在他们关系中,招才是人才的主导词:招引、招聘。
在历史上,也很多招纳的使用例子,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3/3历史应用
1、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高楼观而下道德,广苑囿而狭招纳。”
2、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3、明 叶宪祖《鸾鎞记·挫权》:“丞相自嫌家族单寒,把天下同姓,尽行招纳。”
4、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去岁, 柳州 之役,彼等间关至 香港 招纳人才时,余在 美国 ,而无以应之也。”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23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