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特点是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3
    【导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

    2、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

    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3、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结合。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至13世纪(秦至五代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由创造学派向综合各家之长转化,对军事思想进行了整理。

    2、对先秦所提出来的一些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3、战略思想趋向于完善和成熟。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14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明至清朝后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

    2、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3、火器对军事思想的影响,在组织指挥方式上、军事训练方式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制度已是强弩之末,又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以新的视角,探讨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道路。林则徐、魏源是他们的代表人物,他们自觉地收集外国军事资料,研究敌情,提出了组织民众,军民配合,沿海各省协力筹防和以守为战,以逸待劳,在沿海、陆地歼灭敌人的方针。

    第二个阶段: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代表奕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主张“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整顿军队,创练新军,筹办海防,兴办学堂,选派出国留学人员。

    同时随着西式武器陆续装备军队,出现了步骑、步炮协同作战,海军独立作战、陆海协同作战等战术的变革。战斗中的阵形由密集向疏散发展,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了。

    第三个阶段: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在武器装备建军和作战指导思想以及战略战术等方面,超过了以往历代农民起义军的水平。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军、淮军等领导人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也积累了一套建军理论和作战原则,对以往的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等人逐渐认识到国防与民生互为表里的,并大胆借鉴苏联红军经验,设立党代表制度,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使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25101.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7:07:47  耗时:0.026
    0.02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