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声乐中怎样练习过度换声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4
    【导读】:
    关于换声,很多专家教授们说法不一、教授方法不一,但我认为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分析着同一个问题:如何使声音从中低声区自然地过渡到高声区而没有痕迹。方法/步骤1/7分步阅读

    我认为从中低声区过渡到高声区,从歌唱生理学上分析不可能没有任何变化,所谓的统一,是歌唱者通过调整声带紧张度和声音的共鸣比例等手段来进行了“掩盖”,使听者从听觉上觉得声音的过渡平滑,而觉察不出声音过渡中“坎儿”的存在。

    2/7

    气息支持的问题。即用腹式呼吸。贝基还很强调呼吸的弹性,做一些快速音阶练习,并多次让学员做“快吸(惊讶式呼吸)— 保持— 慢呼”,呼气腹部一定要有动作。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原动力。

    3/7

    练气息要自己注意这样三点:吸的要深,吸气动作要夸张,要大; 呼吸的弹性,就是不能僵;吸气一定要快,快吸慢呼。

    4/7

    打开喉咙的问题。打开喉咙的方法很多,打哈欠是一种简便而收获快的好方法,轻轻地张开嘴, 用鼻与口同时快速地吸一口气贮存到腹部,想像自己鼻子在酸涨,然后向我们平时困了像打哈欠一样,把气吐出来。

    5/7

    经过多次练习,将体会到吸气喉咙打开,喉头也下放到最低点,打哈欠时体会这种感受。这个练习有声、无声均可。

    6/7

    面罩共鸣问题。呼吸是基础,打开喉咙是保障,面罩共鸣简直就是美声唱法的灵魂。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与保障,单独强调面罩共鸣,那发出的声音往往是挤和卡,音量小,声音也薄,这时的喉咙很容易上提。

    7/7

    同样,如果只强调气息与喉咙状态,忽视甚至避而不谈面罩共鸣,声音出来“假大空”, 咬字含混不清,缺乏光泽。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声音同样是令人不快的。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37988.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7:22:07  耗时:0.025
    0.02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