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夏季养生篇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1【导读】: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工具/原料more《黄帝内经》方法/步骤1/7分步阅读
2/7
3/7
4/7
5/7
6/7
7/7
注意事项
“夏三月,此为蕃秀。”——蕃:层层叠叠茂盛的样子;秀:春华-夏秀-秋实(华而不实:夏不秀,则春华而秋不实)。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地气升腾,下降为雨,万物华实,有开花的有结果的。可以晚点睡觉早点起床(顺应天地之气),无厌于日:夏天就应该热,而不是空调、冷饮、防晒。。。所以应远离凉冷,恢复“知”、“觉”。

“使志无怒,”——怒:生气但未爆发,一种压抑的状态。(咽不下这口气:气向上,饭向下,郁结于此)。

“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英:(央:中间最高处)花蕊,夏要无厌于日,使花蕊结果(夏天麦子最怕连阴天)。泄:无形能量的流失(泻:有形的)。冬要闭藏不要泄气,而夏毛孔开放,体内热气蒸腾。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对应心,形而上的情感,动心(哀莫大于心死),夏天是热情奔放的。应:“保持一致”、“应一声”、“回应”,共振,节凑。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本热,逆天地之气,则伤了心气(1、形而上的心神,2、有形的心脏)。痎疟:一种中医病名,时热时冷(体内伏寒)。逆夏之气则华英成不了秀,秋天无果,则无秋收。至冬重病。

注:夏应无厌于日,因:夏天阳气和能量从体内向体表发散,肚子里面是凉的,所以:冬吃萝卜夏吃姜。

有些东西是需要咬文嚼字慢慢品读的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07444.html
上一篇:手绘涂鸦系列之怎样画门后挂钩
下一篇:芜湖有哪些有名的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