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煤的对话赏析是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6
    【导读】:

    这首诗采用了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极其平易,这构成了这首诗的外部形态,诗人之所以采用这种朴实的对话方式,可能是出自这样的考虑:因为所描写的对象——煤,是朴实的。

    诗人还可能出自这样的思考:外部形态越是朴实平易,其内涵就越显得深沉,形成强烈的反差,其诗味也就更强烈了。这种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段,在这首诗中取得了精妙效果,这也是构成艺术效果的一种美学原则,诗人很好地掌握了这个原则。

    诗句的朴实平易,形成了这首诗的重要特色。其中:“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这诗句简直是平凡的口语,没有任何雕琢和修饰。然而,诗味正是在这朴实平易之中流溢而出。雕琢归朴,贵在自然,这首诗的诗句正是这种高层次的艺术表现。

    言简而意深,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原则。《煤的对话》这首诗,真可以说是惜墨如金了。其中:“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对“煤”的品格,“煤”的情绪,诗人本来是有许多话要说的,然而,诗人只是写了这么几句,留下了广大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这种“挂一漏万”的选择,正是这首诗寓博大深邃于朴实平易之中的一种艺术手段,收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5175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0:04:32  耗时:0.027
    0.02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