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杜甫为什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7
    【导读】:

    被称为杜拾遗和杜工部是因为杜甫担任过拾遗和工部这两个官职,被称为杜少陵是因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被称为杜草堂是因为杜甫晚年隐居在一座草堂。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杜甫也被称为“杜草堂”。

    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扩展资料:

    杜甫代表作品介绍:

    一、《望岳》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全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译文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二、《登高》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1、全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83683.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0:55:57  耗时:0.026
    0.02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