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氧化钴的特性及用途详解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12
    【导读】:
    关于氧化钴制备的步骤和用途,常见的危害有哪些等等。氧化钴(Co203)是钴的高价氧化物,理论含钴量为71.06%,含氧量为28.94%,密度为6.079/cm3。它是一种黑色无定形粉末,加热时会生成四氧化三钴(Co304)。氧化钻是一种不稳定,也不可能呈游离状态的化合物。通常所指的氧化钴实际上仍含有一定数量的四氧化三钴。Co203只有呈水化状态时才稳定,而这种水化物在265℃下会脱水转变成中间氧化物四氧化三钴(Co304)。氧化钴在125℃下可被H2还原成四氧化三钴(Co304),在200℃时被还原为CoO,在250℃时则被还原为金属钴。氧化钴不溶于水,可溶于酸而生成相应的盐。方法/步骤1/5分步阅读

    氧化钴的制备

    金属钴法将金属钴加入盐酸中,视溶解情况适当地加入硝酸,加热至80 ℃进行反应,在生成的氯化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净化除铁,沉淀、过滤后,加入碳酸钠进行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钴,经洗涤、离心分离,把净制的碳酸钴经灼烧、过筛制得氧化钴。

    2/5

    废料回收法工艺与上述金属钴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用碳酸钠、烧碱除铁和用次氯酸钠除镍等除杂质工序。

    3/5

    Co3O4在温度高于900℃时即可分解生成CoO,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为了避免生成Co3O4,提高氧化温度为900℃以上,即可生成CoO。或者将Co3O4在空气中加热至960℃,使其发生热分解,也可得到CoO。反应完成后应在通入惰性气体的条件下降温冷却。

    4/5

    将硝酸钴、碳酸钴或氢氧化钴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焙烧使其发生热分解,分解的产物为CoO。将硝酸钴在氩气流中焙烧后,再在含有湿HCl的氩气流中于950℃加热10h,然后在干燥的氩气流中进行热处理,得到的产物为深暗红色的CoO。用氢氧化钴进行分解时,在真空或氮气流中的加热温度为200℃或在CO2气流中加热温度为900℃,其分解产物都是CoO。碳酸钴比硝酸钴更容易分解,碳酸钴在真空中于900℃以下分解即得到CoO。为了避免产物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Co3O4,冷却过程要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5/5

    由碳酸钴或硝酸钴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分解而制得。

    应用范畴1/6

    折叠油漆添加剂在制造各种油漆时加入氧化钴,生产的油漆性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油漆中起着催干剂的作用,即在油漆使用中易于快速晾干,以提高应用速率。这对油漆的快速施工大有益处。

    2/6

    折叠搪瓷和陶瓷颜料搪瓷材料中加入氧化钻后,可耐腐蚀和提高耐磨度。在各种建材和日用陶瓷中,用氧化钴制成蓝色的颜料或釉料涂于陶瓷制品,经焙烧后呈现了鲜艳的陶瓷品,更具有艺术性。

    3/6

    折叠精炼石油催化剂钴制品在石油炼制中作为催化剂有着较长的历史,且在促进炼油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有的用金属钴与铝、铁等制成合金催化剂;而用氧化钴作为石油催化剂也是十分重要,对于加速石油炼制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近年来氧化钴催化剂的使用跃居重要地位。

    4/6

    折叠电池行业钴粉和氧化亚钴粉等钴的化合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电池材料添加剂,能够改善Ni(OH)2的质子电导,降低氧化电位,提高析氧电位,对提高电极性能有显著效果。在充电前期可以保证电极充分充电,使Ni(OH)2充分转化为NiOOH,同时遏制氧的析出,提高充电效率,增加电极比容量。

    5/6

    折叠其他产品原料如用氢在一定温度下还原氧化钴生产金属钴粉,用于制造硬质合金;用酸溶解氧化钴制成水溶液进行电解获得金属钴锭,作为高温高强度合金钢添加剂;将氧化钴制成酸性钴溶液,经不同的化学加工后可生产钴盐,如CoC2、CoS04、CoCo3和CoC204等。因此,纯氧化钴作为中间原料,应用广泛。此外,氧化钴在电气工业如荧光粉的添加剂及其他化工方面的使用也迅速地发展。总的看来,氧化钴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开拓扩大。

    6/6

    相关危害

    健康危害:可引起咽粘膜刺激症状,继而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可有呕吐和腹绞痛,体温升高,小腿无力等。非职业接触引起红细胞增多症、心肌病和甲状腺肿大,可引起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9887.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19:39:29  耗时:0.026
    0.02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