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作家萧红为何三十一岁就离开人世了?她是怎么死的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13
    【导读】: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呼兰河传》写完不久,萧红检查出肺结核;1941年10月,萧红住院打空气针治疗。11月底,因受医院冷遇,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她打算再接着写《呼兰河传》第二部。可是后来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愈发衰弱。

    六天后,迫于马地养和医院被日军接管,端木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次日,萧红精神渐复,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

    扩展资料

    萧红与《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亦是现代文学“最美的收获”之一。它由作者构思并开始写作于1937年的武汉,而因时世动乱不安,转徙流离,直至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

    全书共七章,每个部分都可单独成篇,但合在一起,又相契无间,非常和谐。因为这部作品的主角不是某个人、某个事件,而是整个呼兰河城。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呼兰河城的性格,意欲表达的是她对这个小城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态度。

    其中既有对于充斥呼兰河城的历史的惰性力量,人们的愚昧、麻木、自私、迷信、毫无进取精神及变革意识的批判,又有对后花园、祖父,及火烧云等故乡风物的怀念,也有对于冯歪嘴子这样的人物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的肯定与赞美。

    《呼兰河传》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小说。它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作者重视的是小城的风俗描写,对于小城居民的日常生活细节及生活场景的描述,对于特定氛围的渲染,有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乡土风俗画。

    可以说,萧红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与诗之间的独特文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红-人物生平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42567.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3:16:36  耗时:0.030
    0.0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