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了哪些教育主张?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13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阶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公平,不管贫富贵贱,不分国界,都公平的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学生子路请教先生,如果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说,应该先请教父亲和兄长再去做。后来,孔子的另一学生冉有也请教先生同一问题。孔子说,对,应该立刻执行。公西华问先生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孔子说子路逞强好胜,要让他三思而行;冉有办事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临事果断。

启发诱导: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孔子反对填鸭式教学,而主张让学生主动思考,先生启发、引导。

学思结合:
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像在沙上建塔,终无所得。思考与学习相结合,才能学到真知。

谦虚笃实: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这就是聪明智慧。做学问的态度要谦虚笃实。

自省自觉:
孔子主张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求诸他人之时先求诸自身,自己是否做到了,提升自我修养。

立志有恒:
孔子主张匹夫不可夺志,应该志向坚定,不可动摇。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4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