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常理解错误的成语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13始作俑者,本意指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佣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后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语出《孟子·梁惠王》“始作俑者,其无後乎”。最早发明来用俑作殉葬的人,大概不会有后代。后用“始作俑者”来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孔子指责最早使用精致的俑作殉葬的人,并非希望像商代那样以人殉葬,而是希望恢复周前期的风俗,用粗糙的刍灵(即草人)来殉葬。这是后来引申义的依据。另一种解读认为“始作俑者”真正的含义,是指“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难道就绝后了吗”,孔子的本意是赞扬始作俑者,而不是责骂始作俑者。

胸无城府,出自《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身无长物,作谓语,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也指像样儿的东西。出自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出自《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对簿公堂 (duì bù gōng táng) 解释: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负责广之幕府对簿。”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中性词,不固定作为褒义贬义解释。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