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逆转理论分为有目的的状态和无目的的状态是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1
    【导读】:

    逆转理论的目的状态是阐明唤醒水平与情绪之间关系的理论。逆转理论无目的的状态是依赖人的元动机状态。

    在以目标定向为特征的有目的的元动机状态下,高唤醒水平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焦虑),而在以活动定向为特征的无目的的元动机状态下,高唤醒水平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动机理论之逆转理论的内容:

    关于动机的理论,例如,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其中逆转理论是一个比较前沿的动机理论。阿普特尔(Apter,1989)与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机理论,称之为逆转理论(reversal theory)。

    他们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起来有四对相反的元状态,即:目的——超越目的、顺从——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进而有不同的动机模式。每对动机状态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表1),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被激活。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00376.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3:26:17  耗时:0.030
    0.03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