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匡衡凿壁借光的原文、翻译和注释,最好详细一点的。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4
    【导读】:

    《凿壁借光》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凿壁借光》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凿三耻壁借光》注释:

    不逮:烛光照不到

    逮:到、及

    乃:就

    穿壁:在墙上凿洞

    邑人:同县的人

    大姓:大户人家。

    文不识:指不识字。一说,人名。

    与:帮助

    佣:雇佣。

    佣作:做雇工,劳作。

    偿:报酬。

    求:要。

    怪:感到奇怪。

    愿:希望

    资给:借,资助。

    以:用

    遂:于是。

    大学:大学问家。

    此文出自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卷二》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西伟贪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

    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

    隋唐之际,特别是唐太宗继位后,为了以史辅国,以古鉴今,非常重视编修历史。

    当时的史官们尽博采史籍朝廷也命天下计书、搜访异本,尽收其图书古籍,但由魏征等人穷搜苦索而编纂的《隋书·经籍志》却对《西京杂记》的真正作者未能考究出来,所以只好不著撰写人。

    400余年后,宋人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采取折衷说法,谓《西京杂记》书中事皆刘歆所说,葛洪采之。后晋刘胞等人编纂的《唐书·经籍志》则题名葛洪撰。

    清朝末年,一批考证类的著作问世。但考证者对西京杂记一书真正作者并没有考证出名堂,作补的也未补出个头绪来。

    作者简介:

    刘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汉人,出居长安,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德之孙,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

    建平元年(前6年),刘向去世,他复任中垒校尉,大司马王莽举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复总领五经,继父未竟之业,部次群书。

    依《别录》体例,更著为《六略》,又叙各家源流利弊,总为一篇,谓之辑略,以薪槐改当发凡起例,总名为《七略》。是中国第一部图书。

    著录图书13219卷。其分类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此后,南北朝宋王俭《七志》、梁阮孝绪《七录》、隋许善心《七林》、宋代郑寅《七录》,均采用七分法。

    该分类法盛行于东汉,东汉编修的宫廷藏书目录如《兰台书部》、《东观新记》、《仁寿阁新记》均以《七略》为蓝本。原书已佚,主要内容保存于《汉书·艺文志》可略其全貌。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24331.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0:32:31  耗时:0.025
    0.0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