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CD制作过程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4在常规的CD中,这些1和0由光盘反射表面上的数百万个微小的凸起和凹槽来表示。这些凸起和凹槽排列在一个宽度约为0.5微米、长度约为5公里的连续轨道上。读取这些信息时,CD播放机会用激光束扫过轨道。当激光束扫过轨道中的凹槽时,激光束将会直接反射到激光装置中的光学传感器上。CD播放机将此解释为1。当激光束扫过轨道中的凸起时,光则会反射到光学传感器之外。CD播放机将此解释为0。如图所示

然后
CD播放机引导一小束激光扫描CD的数据轨道。在常规CD中,凹槽将光反射回激光装置。凸起使光发生散射而不会反射回激光装置。凸起从光盘的中心开始沿一个螺旋形轨迹排列。在CD播放机旋转光盘的同时,激光装置从CD的中心向外移动。在恒定的转速下,凸起移过CD外缘的任何点的速度要快于它们移过靠近CD中心的任何点的速度。为了使激光装置以恒定速率移过凸起,播放器必须在激光装置向外移动时减慢光盘的旋转速度。

CD播放机在将激光装置从中间向外移动的同时旋转光盘。为使激光以恒定速度扫描数据轨道,播放机必须在激光装置向外移动时减慢速度。
以上就是CD播放机的核心原理。由于必须对螺旋模式进行编码并且需要以极高的精度读取,因此这个想法实现起来仍相当复杂,不过基本过程还是非常简单的。

常规CD是通过沿一条长长的螺旋轨道排列的凸起和凹槽的模式来存储数字数据。CD制造机器使用高能量激光在玻璃板上涂覆的感光性树脂材料中蚀刻出凸起模式。接着,经过一个精细的刻印过程,将此模式压印到丙烯酸树脂光盘上。然后,在光盘上涂覆一层铝(或其他金属)以制作成可读的反射表面。最后,再在光盘上涂覆一层透明塑料,用于保护反射金属以避免出现裂纹、划痕和碎片。
正如您看到的,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精细的操作,需要涉及许多步骤和若干不同材料。与大多数复杂的制造过程(从报纸印刷到电视组装)一样,常规CD的制造对于家庭用途并不可行。
因此,像LP或常规DVD一样,常规CD仍继续仍以“只读”存储介质的形式提供给普通消费者。对于习惯于可录制磁带的音乐爱好者以及可使用软盘的有限存储器容量的计算机用户而言,这一限制似乎是CD技术的一大缺点。但是一直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专业人士开始寻求某种方式来制作自己的具有CD品质的数字录制内容。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2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