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如何激励人心?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21)让员工有被尊重感。
让员工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说的是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建议、要求、言行以及价值观等。如此会让员工自如地在领导者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由于每个人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各自的背景,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会不尽相同。只有尊重员工的价值观,才有可能让他们融入公司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中。“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这样告诉他的高层领导者:“要想很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那么你们就要拿出激励的武器——尊重。”

2)减少对员工的随意评价。
由于领导者的评价往往代表着公司的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有些无意识的评价由于缺乏严密的调查和思考,有时会失真,这种不正确的评价如果被当事人了解到,可能会产生抱怨的心理,并对公司及领导者产生不信任感。如果领导者对几位员工作了不正确的比较,不仅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且还会引起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最好尽量减少对员工的随意评价。

3)激励时的态度。
有这样一个公式:感情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可见,表情在传达信息时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因此,切不可幻想依仗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让员工更加尊重你,虽然员工不会当面对你进行评价,但员工私下里对每位领导者都会有自己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取决于你对员工的态度和你的能力。

4)激励前,要看情境。
由于员工个性差异的客观性,各人对受奖励和惩罚的时间、方式和环境要求都不一样。并且,由于受奖励和惩罚的原因各不一样,个人对情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组织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选择适当的机会和环境。

另外,每个人在工作中除了追求更高的报酬外,也想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有的员工以努力获得升迁为目的,所以职位的晋升可以作为精神激励的方法之一,让表现优秀的员工优先得到晋升的机会。此外,考虑到晋升机会不会太多,适当地进行岗位轮换,也能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避免倦怠。激励机制没有屡试不爽的套路,会因情况而异,也会因人而异,所以需要领导者根据实际,设计出适合该组织机构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还需要在实践和反馈中不断更新、完善。只有多从组织整体,从员工本身考虑,灵活运用,才能有效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创造力,维持组织的动力与活力,完成目标。
激励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5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