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幼稚园有什么特色?跟内地比较呢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6香港幼稚园不同于内地的特点:
1、管理体系:完备的法例保障
《幼儿服务规例》及《教育规例》规定:膳食餐单须按社会福利署署长/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批准的食物种类分量表所列的标准预先编定,随时备查。食物的搭配宜多样化,餐单亦应经常更换。
不仅是膳食和营养,香港对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从楼宇设计、家具设备、安全措施、环境健康到课程活动、教职员工、收费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
2、课程指引:以儿童为中心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审定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明确提出,“香港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儿童为本’,对幼儿的认识和尊重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
香港教育局《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明确提出幼儿学习的六个范畴: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季游扯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通过六个范畴的学习,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3、语言环境:两文三语
两文三语是香港幼稚园的一大特色。两文即中文、英文。三语即粤语、英语和普通话。由于香港大多数儿童以粤语为母语,幼稚园以讲粤语为主,每周开设一节或两节英文和普通话课程。
也有一些为非华语儿童提供服务的幼稚园,采用非华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如英语、日语等。一般来说,进入国际幼稚园就为以后升国际中小学、出国读大学铺平了道路。
4、评估机制:全方位评估
从2007年起,香港推出“学券制”,所有参与学券的学校必须通过政府的素质保证视学,否则会丧失参与资格。
素质保证视学被称为“外评”,教育局以《表现指标(学前机构)》的四个范畴,即管理与组织、学与教、机构文化及儿童的支持、儿童发展作为评估标准,并派人到校视察。校长与员工需共同撰写《学校周年计划》和《学校自评报告》。不论外评结果好坏,都会在网上向公众发放。
5、兼收计划:平等看待每一个儿童
学校参加香港社会福利署“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弱能儿童兼收计划”,该计划旨在普通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内,为2至6岁的轻度弱能儿童提供训练和照顾,以协助他们将来融入主流社会。
除了学费痕够之外,兼收计划并不额外收取费用。对于2至6岁的中度及严重弱能的儿童,特殊幼儿中心会提供专业的训练和照顾,协助儿童发展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扩展资料:
香港幼稚园注册方式
香港的学前服务对象为幼儿中心及幼稚园。幼儿中心向劳工及福利局辖下的社会福利署注册。幼儿中心分为育婴园及幼儿园两类,育婴园为出生至两岁的幼儿服务,幼儿园为两岁至三岁的儿童服务;幼稚园向教育局注册,幼稚园为三至六岁的儿童开设。
现在香港大部分的幼稚园只开办半日制课程,有高班、低班及幼儿班,政颂亦有部分幼稚园同时开办全日制课程。幼儿园的服务亦有全日制及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幼儿园儿童是接受全日制的托管服务。
香港的幼稚园全属私营机构,由志愿团体或私人开办,分非牟利幼稚园及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类。非牟利幼稚园多为教会和社会团体开办,私立独立幼稚园多为以商业化模式运作的幼稚园集团。
虽然开办两类幼稚园都要经过教育局审批、接受监管,但政府的资助多向非牟利幼稚园倾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规范也主要针对此类幼稚园进行。
参考资料:人民网-香港幼稚园教育有什么特点?
参考资料:人民网-在香港开办幼稚园需具备哪些条件?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8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