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OPPO手机VOOC闪充原理!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14
    【导读】:
    OPPO手机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VOOC闪充的原理是什么?VOOC闪充是否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效果?VOOC闪充对手机的电池寿命有没有影响?我想很多人也想知道这个问题。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工具/原料moreVOOC闪充手机方法/步骤1/3分步阅读

    首先说明VOOC闪充的原理

    充电过程是从高电压的充电器,向低电压的电池输入电荷。原理上和高位的水池向低位的水池流水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让高水位水池中的水,快速的流向低水位水池呢?解决方法有两种:1、增大孔径2、增大压强差进而增大流速。提高电压会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加速电池老化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实际效果不佳。相比之下,提高电流则现实的多。VOOC闪充技术采用的就是低电压高电流模式,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OPPO的VOOC闪充采用的是前一种解决方案,即低压快速充电技术。好处是这种解决方案不会给低水位的水池施加很大的压力,对手机充电电路的要求就不会很苛刻。

    举一个例子:如何快速地把A水池(外部电源)的水导入到B水池中(电池)?我们可以增加压力,加速A池水流到B池中(如图中①所示),但这会导致热量增大,易发生安全问题;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增大传输面积(即拓宽连通管道的面积)加速水流动(如图②所示),但这种简单的扩展单通道的方法将会使B池的受到的瞬间压力倍增,一样会存在安全隐患;那应该怎么做?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增加多条平衡管道(如图③所示),让水流可以平稳快速地流到池,而不会产生单通道的倍增压力。(OPPO的VOOC闪充就是用的这个道理,所以相对比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VOOC闪充系统中两样与众不同的硬件设计——7针microUSB接口和8金属触点电池。一般来讲,常规的microUSB接口为5针,而手机电池则为4-5个触点,但OPPOFind7的却为7针、8触点,这多出来的针和触点,其实就是相当于连接A水池和B水池的通道,通过在它们之间增加平衡通过,从而达到快速将A水池的水导入到B水池的目的,这就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VOOC闪充快速充电的原理!

    2/3

    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能否实现?

    1、先测试充电效果。

    小编亲自测试:拿到手机后从晚上20:59开始充电,电量为42%;21:05,电量为56%;21:16,电量为82%;由此推算,5分钟增加14%,10分钟增加了26%。跟消费者报提供的数据差距不大(消费者报提供的数据为5分钟充电14.24%、15分钟充电32.94%)。

    2、在测试耗电情况。

    经过测试得出,半个小时(30分钟),通话耗电量为2%。2个小时(120分钟)耗电量为8%,而消费者报得出的半个小时耗电3%,2个小时耗电量为12%。与实际测试相差不多。

    结论:14%-12%=2%。所以充电5分钟是可以维持通话2小时的。

    3/3

    VOOC闪充快速充电对手机电池寿命有没有影响?

    经过验证,快速充电不会缩短电池寿命,除非手机承受不了大电流,但是现在的手机电池已经可以承受大电流了。

    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有两个大方向:一是提高电压,二是提高电流。提高电压会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加速电池老化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实际效果不佳。相比之下,提高电流则较为现实。VOOC闪充技术采用低电压高电流模式,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快充手机与非快充手机充电温度对比图(如充电手机发热严重对手机危害较大,事实也证明了,快充手机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oppo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59982.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11:07:20  耗时:0.029
    0.02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