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流胶病的防治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2主要症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发病规律
流胶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干、病枝里越冬,次年散发分生孢子,随风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从皮孔及侧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进行再侵染。枝干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在15℃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且大树、老树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树体的抗病能力。
对病树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湿度。适时夏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青桐木虱等刺吸式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2、消灭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涂大树涂白剂,消灭越冬菌源、虫卵,同时还可预防冻害、日灼发生。

3、青桐发芽前,树体上喷杀菌剂,杀灭活动的病菌。

4、涂抹防治: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再用刀纵横划几道(所画范围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横向1cm, 纵向3 厘米;深度达木质部),并将胶液去除,然后使用杀菌剂+伤口愈合剂,对清理后的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涂抹2次,间隔3-5天,必要时,在流胶高峰期再涂抹一次。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青桐流胶病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1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