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自动烹饪锅的使用方法介绍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11
    【导读】:
    自动烹饪锅可以实现无油烟自动做饭、炒菜,只需要选择按下对应的功能按键就能自动做好,采用“非高压”的烹饪模式,模拟传统的“柴火”加热方式,复制了专业厨师的烹饪程序,而不只是简单的机械化加热过程,自动烹饪锅更加讲究饭菜的实际味道,简单,好吃,健康,是它最大的特点。工具/原料more自动烹饪锅做菜所需要的各种食材、调味料自动烹饪锅使用方法1/7分步阅读

    干锅炒功能:

    主要可以烹饪各种家庭小炒菜:醋溜土豆丝,豆角炒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茄汁牛肉,红焖大虾,肉松等等...

    按顺序将食用油,葱,姜,蒜,其他调料,水,肉,蔬菜等材料按照食谱上的量放入锅中,有做饭经验者可以按照自己口味酌情添加、减少各种材料的量,需要注意的是水量要按照菜谱中每道菜的要求来放,铺放好食材后按下【干锅】功能键,此时即可离开去做别的事情,无需看管烹饪情况。听到锅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表示菜已做好,进入保温保险功能,可随时搅拌一下出锅。值得一提的是自动烹饪锅食谱中调味料中是没有味精或者鸡精的,味道依然非常香。

    2/7

    收汁·红烧鱼功能:

    可以做酱焖偏口鱼,生焖鱼,白汁鱼,番茄焖鱼,糖醋鱼,干烧鲫鱼,醋烧鱼,豆瓣鱼,酱烧鲫鱼等等...

    以蒜烧黄花鱼为例:收拾干净的鱼打花刀后放入小盆中,倒入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将蒜和其他所有调味料、辅料及香料一起倒入锅中,加水搅匀,放入主。黄花鱼,盖上锅盖,启动【收汁·红烧鱼】功能,可以去忙别的事,收汁类的菜会有两次“滴滴滴”的响声,第一次表示进入收汁阶段,收汁结束第二次发出“滴滴滴”声表示烹饪结束,进入保鲜程序,可随时出锅食用。

    3/7

    收汁·红烧肉功能:

    可以做东坡肉,板栗烧肉,红焖甲鱼,干菜焖肉,烧兔肉,莲藕烧肉,樱桃肉等等...

    以樱桃肉为例:将五花肉开水汆烫3分钟,然后使肉皮朝下放入锅中,再放入调料和水,盖上锅盖,按下【收汁·红烧肉】功能键,收汁完成后发出“滴滴滴”声自动关火,进入保鲜阶段,即可随时出锅食用。

    4/7

    收汁·黄焖鸡功能:

    可以做黄焖鸡,贵妃鸡,麻辣鸡,酱焖鸡块,土豆笋焖鸡,栗子鸡,土匪鸭,柱候鸡,大蒜烧鸡等等...

    以麻辣鸡块为例:锅内倒油,先下入麻椒、一半的辣椒和其他调料、然后放入处理好的主料以及剩余辣椒和水,盖好锅盖,启动【黄焖鸡】功能即可离开不用再管,烹饪结束后搅拌一下,可以看到汁已经收得很浓厚,出锅即可食用。

    5/7

    靓汤·大骨汤功能:

    可以做莲藕骨头汤,乌鱼龙骨汤,黄芪炖羊汤,雪梨木瓜猪瘦肉汤 ,红枣当归羊肉汤等等...

    以黄芪炖羊汤为例:羊肉切大块,凉水下锅,沸水焯烫3分钟左右(目的是除去血沫等杂质),处理好的羊肉和调料放入锅中,加水,盖好锅盖,启动【靓汤·大骨汤】功能,待烹饪程序结束后,即可盛出食用。

    6/7

    焖米饭功能:

    这个功能除了做正常白米饭,还可以做豆豉排骨饭,豆角焖饭,咸鱼煲仔饭,泉州萝卜饭,麻辣牛肉饭,海鲜烩饭等等一类的焖饭

    以豆豉排骨饭为例:锅内加米和水、将料酒腌制好的排骨平铺在上边,盖好锅盖,启动【焖米饭】功能,盖好锅盖,待烹饪结束时搅拌均匀即可。

    7/7

    以上是自动烹饪锅的部分功能的使用过程,为追求最佳口味,自动烹饪锅根据食材和烹饪方法等特点设定专门烹制某种食材、菜系的功能键,使用过程与上诉功能的使用大同小异。另外还有热饭菜(干锅功能键),蒸馒头(清蒸功能键),熬粥(白底粥功能键),煮面条、涮火锅(手动键)等使用功能,可以满足家庭各种主食,菜品,汤类的烹制。

    注意事项

    做收汁类的菜时一定要等收汁程序结束后自动停止,不然汁收得不好口感不够淳厚

    干锅炒时注意水量与食材的比例跟菜谱中注明的一致

    健康饮食应该控制鸡精摄入量,自动烹饪锅不用放鸡精,炒菜味道依然很香

    具有手动功能,可以手动控制开关时间以及火力大小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1418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1:27:42  耗时:0.027
    0.02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