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混凝土缓凝剂使用方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25
    【导读】:
    缓凝剂是指延缓商品混凝土凝结时间而对后期强度无明显影响的外加剂,其主要成分主要是羟基化合物、羟基羧酸盐及其衍生物、高糖木质素磺酸盐。因其兼有减水的作用,也称为缓凝减水剂。此外一些无机盐如氯化锌、硼酸盐,各种磷酸盐也有缓凝的功效。其主要适用于高温下连续浇筑商品混凝土、大体积商品混凝土、预制商品混凝土和泵送商品混凝土,其掺量多为水泥用量的0.1%~1%。工具/原料more白糖、葡萄糖酸钠糊精方法/步骤1/3分步阅读

    缓凝剂的特点

    ①可以降低商品混凝土制品的水化热的释放速率。

    众所周知,商品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与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很密切的关系。早期水化太快,温度变化太快容易使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特别是大体积商品混凝土,由于商品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不易散发而造成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导致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大大的影响到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商品混凝土缓凝剂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它可以抑制水化热的放热速率,减慢放热心率和降低热峰,有效的防治了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

    ② 可以降低商品混凝土塌落度损失。

    通过实践表明,使用含有柠檬、三聚磷酸钠、蔗糖等成分的缓凝剂,它们能显著的延长商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时商品混凝土初凝、终凝的时间间隔也较短,既降低了混凝度塌落度损失,又不影响商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具有很好的适用价值,在现在商品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③ 对强度的影响。

    从强度发展来看,掺入缓凝剂的商品混凝土早期强度比未掺的要低,特别是1d、3d强度。但一般到7d之后两者会逐渐趋于平稳,而且掺入缓凝剂的还要略有提高。

    此外,随着混凝剂掺入梁的增大,早期强度降低的更多,强度提高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但如果超掺,商品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则会由于水分的蒸发及散失会对商品混凝土强度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影响。

    2/3

    缓凝剂的选用

    缓凝剂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因水泥品种选用的不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用水量的不同,需选用不同的缓凝剂才能使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且掺入量过大还会产生负面效果。因此,缓凝剂的选用及缓凝剂掺量的确定就极为重要。

    ① 高温下连续浇筑的商品混凝土及大体积商品混凝土,由于一次性浇筑施工不便或断面较厚,一般都要采用分层浇筑,要保证上下两层在初凝前结合好,就要要求商品混凝土初凝时间较长,有良好的缓凝性。

    另外就是商品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控制不好就要出现温度裂纹,这就要降低温升。一般通常会用到的普通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比如柠檬酸。

    ② 高强商品混凝土一般砂率都比较低,水灰比也比较低,粗骨料强度高,水泥用量大,这就需要高比例参入水泥,就要使用高效减水剂,另外高效减水剂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一般在20%~25%,国内常用高效减水剂以奈系为主。高效减水剂一般会加大坍落度的损失,所以常与缓凝剂一起使用,可以改善拌合物工作性和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

    ③ 泵送要求商品混凝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还要有工艺所需要的流动性、不离析、不泌水、高坍落度的性能,所以它的骨料级配相对于普通商品混凝土要严格一些。可以使用的有很多:

    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改善商品混凝土的粘聚性。

    普通减水剂:比如木钙减水剂,节省水泥、增加流动性,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延长初凝时间。

    泵送剂:是流化剂的一种,能大大的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延长流动性保持时间,减少坍落度随时间的损失,顾名思义,为泵送而生的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及引气剂也能用在泵送商品混凝土里面,不过不常用。

    3/3

    结语

    商品混凝土缓凝剂有诸多优点,且其成本也不是很高,为现场施工带来许多便利,在现在施工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其也有缺点,如果选用缓凝剂品种及掺量不合理,反而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负面效果。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缓凝剂,合理确定其用量就极为重要,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试验,慎重实施。

    注意事项

    流动性、不离析、不泌水、

    观察缓凝时间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591012.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4:11:12  耗时:0.027
    0.0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