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6-03
    【导读】: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断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译文:

    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扩展资料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 —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一部《小山词》,把词人的纯情痴意演绎得淋漓尽致。其真挚、深婉、执着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小山词》最突出的特点,这个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1.纯情锐感的品性和痴情不移的特征

    真与痴是晏几道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贯穿了他的全部词作。他的词充满了忧愁和悲伤,冯煦说他是“古之伤心人”,黄庭坚说晏几道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与大晏词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富于哲理完全两样。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小山词》中的许多至情形象其实就是至情晏几道的真实写照,《小山词》的纯情中,是有“痴”的因素在起作用。无论是追情往事,写对爱情欢愉的体验,还是感伤离别,抒发刻骨相思的情怀,都充溢着一股强烈的情感,这感情常常被渲染到十分浓烈的地步,近痴带狂,甚至“无理”,以至于被人称之为“鬼语”。

    2.抒情的“向内转”与个人化

    抒情小词到了晏几道,已明显地由晚唐五代不具个性的艳歌转为抒写一已之情的词篇。从总体上看,晏几道此类词作已脱离了歌舞欢场上逢场作戏的性质,就比较更带着个人的色彩了,而不是《花间集》的没有个性的艳词了。这是一点不同。

    晏几道的这些有专指的情词已从其他艳词中跳脱出来,重心向内转,向情深处转,不纠缠于艳事本身,着重于男女情爱中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努力挖掘和表现的是心灵中的情绪,是更深、更细、更微妙的情的底蕴。

    3.语言深婉细腻、情感曲折跌宕。

    晏几道词往往用语较重,感情色彩强烈。例如“拼”字的运用就是晏几道词的突出用语。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 (《丑奴儿》)、就中懊恼难拼处(《风入松》) 、才听便拼衣袖湿(《浣溪沙》)。

    这些词句用“拼”,或表达感情的无法控制,或表达主人公为情不惜一切的决心,或表达情感的绝难割舍。这个“拼”字,成了《小山词》表达情感极致的一个非常形象的字眼,也是晏几道苦恋情结形象写照。

    词人的十分用情、为卿而狂的心态和情态在这一“拼”中和盘托出、栩栩如生。此外,诸如“乱”、“醉”、“破”、“恼”、矾限”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眼,在《小山词》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以梦写情,是词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现形式。晏几道可以说是一个以梦写情的高手。一部《小山词》,“梦”字随处可见。据统计,词集中有57首都写了梦境,占他全部词作约四分之一。

    梦境,成了词人的一个强有力的抒写情感的方式。无论是以梦来追忆往事前尘,还是借以表达人生如梦之感,也无论以梦来抒写思相思怀人之情,或是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以梦托之,不外乎都是一种郁结之下的情感渲泄方式。

    综上所述,以言情见长的纯情词人晏几道,其纯情锐感的资质和深挚、婉曲、沉郁的抒情风格合力造就了《小山词》纯情特色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晏几道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875418.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22:03:10  耗时:0.037
    0.03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