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06【导读】:
“食、色,性也”这句话并非孔子所说,而是《孟子·告子上》中告子的观点,意思是:对于人来说,享受吃喝也好,喜欢繁华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罢了。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告子只说出了人有动物的相类似的特性。
孟子的观点
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这已经很能说明儒家的观念了。
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但儒家并未否定人的欲望,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温饱和男女关系,是人类最大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的。
孔子在卫国见卫灵公和南子时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这句话并不该以孔子感叹人喜爱美色而不是道德更多来理解,而是从这句话里体现了孔子自己的主张。
也就是追求道德应该是和追求美好事物(即好色)的这种天性是一样的,即“人天性崇尚道德”就如同人天性追求美好事物,两者都是孔子所认可的人的天性。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935619.html
上一篇:怎样辅助好友注册微信?
下一篇:成都本地补办户口簿需要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