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时大彬款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17
    【导读】: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工具/原料more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传世作品较多,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博物馆均有收藏。br方法/步骤1/4分步阅读

    如紫砂壶造型一样,后人总是在不断地模仿前人。古人用款,有印章款、刻款,但极少能分辨出风格特征。也有官窑形式的款,但只有康熙、乾隆两朝,进宫多少把壶,宫廷档案都有明确记录,而且只进不出,民问几乎没有。鉴定紫砂壶时,绝不能仅凭款识而已,一定要结合泥质、泥色、造型、制作工艺、烧成以及制壶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一起来判断。

    2/4

    如果将考古发现的三件大彬壶进行相互比较,不难发现扬州出土的六方壶制作工艺要差一些。紫砂壶由圆器到方器,从工艺上来说,方器难于圆器,或许六方壶也可能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流与纽的处理都已强调了茗壶的使用功能。

    3/4

    纵观时大彬的紫砂壶艺,无论是泥料、成型制作、烧成等工艺与明中期相比,都已趋向成熟,并且作品有了名款。从现已见到的明代晚期其他壶艺与之相比较,当以时大彬制壶工艺为最佳。不少制壶者,虽与时大彬为同时代人,但制壶工艺却相差甚远。据史料记载,在晚明,时大彬在世时,就已出现仿时大彬作品。

    4/4

    前不久,见一紫砂壶残器,底部上刻有:“戌午年日时大彬制”,为无锡东林书院泮池出土,现藏无锡东林书院。据说同时出土的物品大多为明末清初。该残器从底部来看,器型较大,做工粗糙,底为圈足,类似福建漳浦出土的鼎足圆盖壶底,圈足且不圆,加工手法显得呆笨,刻款“戊午年”当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如果将此残器与三足如意纹盖壶工艺相比,相差甚远。

    注意事项

    无独有偶,清初戏曲家孔尚任(1648~1718)收藏有三件大彬壶,其中极大的一件,体肤粗糙,底部刻款为:“戊午年日时大彬制”,只是孔说:“时字与日字连,可疑也。”看来,孔尚任收藏的此件大彬壶款与东林书院出土的残器底款内容相同,排列可能有点区别,如果孔尚任收藏的此件大彬壶工艺也如同东林书院出土的残器相同或相似,那么可见,晚明确实已有大量的大彬款仿制品。nbsp;

    时大彬紫砂壶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965130.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8:13:32  耗时:0.028
    0.02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