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oute命令详解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6Traceroute命令功能
traceroute指令让你追踪网络数据包的路由途径,预设数据包大小是40Bytes,用户可另行设置。
Traceroute实现原理
1. 从源地址发出一个UDP探测包到目的地址,并将TTL设置为1;
2. 到达路由器时,将TTL减1;
3. 当TTL变为0时,包被丢弃,路由器向源地址发回一个ICMP超时通知(ICMP Time Exceeded Message),内含发送IP包的源地址,IP包的所有内容及路由器的IP地址;
4. 当源地址收到该ICMP包时,显示这一跳路由信息;
5. 重复1~5,并每次设置TTL加1;
6. 直至目标地址收到探测数据包,并返回端口不可达通知(ICMP Port Unreachable);
7. 当源地址收到ICMP Port Unreachable包时停止traceroute。
注:
1. Linux和Mac OS等系统使用UDP包进行探测,目标端口号默认为33434,每次探测目标端口号加1。Traceroute故意使用了一个大于 30000 的目标端口号,以保证目标地址收到数据包后能够返回一个“端口不可达”的 ICMP 报文,于是源地址就可将端口不可达报文当作跟踪结束的标志。
2.Traceroute每跳默认发送3个探测包(发包的数量可通过-q进行设置),探测包的返回会受到网络情况的影响。如果防火墙封掉了ICMP的返回信息,那么相应的延时位置会以*显示。如果某台网关阻塞或者某台DNS出现问题,那么相应行的延时会变长。可以加-n 参数来避免DNS解析,以IP格式输出数据。
3.每个探测包都有唯一的标识号,使得Traceroute能够识别返回的包。UDP数据包使用递增的目标端口号进行标识。

Traceroute命令格式:
traceroute
具体参数格式:
traceroute
命令参数:
-d 使用Socket层级的排错功能。
-f 设置第一个检测数据包的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F 设置勿离断位。
-g 设置来源路由网关,最多可设置8个。
-i 使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I 使用ICMP回应取代UDP资料信息。
-m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最大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n 直接使用IP地址而非主机名称。
-p 设置UDP传输协议的通信端口。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
-s 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
-t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TOS数值。
-v 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w 设置等待远端主机回报的时间。
-x 开启或关闭数据包的正确性检验。
实例1:traceroute 用法简单、最常用的用法1/2分步阅读命令:
traceroutewww.baidu.com

说明:
记录按序列号从1开始,每个纪录就是一跳,每跳表示一个网关,我们看到每行有三个时间,单位是ms,其实就是-q的默认参数。探测数据包向每个网关发送三个数据包后,网关响应后返回的时间;如果您用traceroute-q4www.58.com,表示向每个网关发送4个数据包。
有时我们traceroute一台主机时,会看到有一些行是以星号表示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防火墙封掉了ICMP的返回信息,所以我们得不到什么相关的数据包返回数据。
有时我们在某一网关处延时比较长,有可能是某台网关比较阻塞,也可能是物理设备本身的原因。当然如果某台DNS出现问题时,不能解析主机名、域名时,也会有延时长的现象;您可以加-n参数来避免DNS解析,以IP格式输出数据。
如果在局域网中的不同网段之间,我们可以通过traceroute来排查问题所在,是主机的问题还是网关的问题。如果我们通过远程来访问某台服务器遇到问题时,我们用到traceroute追踪数据包所经过的网关,提交IDC服务商,也有助于解决问题;但目前看来在国内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就是我们发现问题所在,IDC服务商也不可能帮助我们解决。
实例2:跳数设置1/1命令:
traceroute-m10www.baidu.com

命令:
traceroute-nwww.baidu.com

命令:
traceroute-p6888www.baidu.com

命令:
traceroute-q4www.baidu.com

命令:
traceroute-rwww.baidu.com

命令:
traceroute-w3www.baidu.com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1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