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2分析零件:
零件的结构形状是由它在机器中的作用、装配关系和制造方法等因素决定的。在零件视图选择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从几何角度分析零件的形状和特点)和结构分析(分析零件的功用和加工方法),要分清主要形体和次要形体,并了解其功用及加工方法,以便确切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反映零件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2/3选择主视图:
选择主视图时应先确定零件的摆放位置,然后确定主视图投射方向。
1、摆放位置——1)符合零件的加工位置。轴套、轮盘等以回转体构型为主的 零件,主要是车床或外圆磨床加工,应尽量符合加工位 置,即轴线水平位置,这样便于工人加工时看图操作。
2)符合零件的工作位置。箱壳、叉架类零件加工工序较多, 加工位置经常变化,因此,这类零件应该按其在机器中工 作位置摆放,这样图形和实际位置直接对应,便于看图和 指导安装。
2、投射方向——较多地反映出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方向。
在确定一个零件的主视图时,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有所侧重,图(a)所示的轴类零件是以加工位置和其轴线方向的结构特征选择主视图;图(b)的摇杆是以结构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



选其它视图:
优先考虑基本视图,并采用相应的剖视图表达零件的主要结构和形状,再用一些辅助视图(如局部视图、向视图、斜视图)以及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等作为基本视图的补充,以表达次要结构、细部结构和局部形状。
选择其它视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正确(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完整(尺寸齐全,不多不少);
清晰(尺寸布置合理,便于看图);
合理(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2/4尺寸基准的选择: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的结构、设计要求,用以确定该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几何关系的一些面、线为设计基准。常见的设计基准是:①零件上主要回转结构的轴心线;②零件结构的对称中心面;③零件的重要支承面、装配面及两零件重要结合面;④零件的主要加工面。(I、II 、III)
(2)工艺基准 ——根据零件加工制造、测量和检验等工艺要求所选定的一些面、线称为工艺基准。(左端面)
注:任何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尺寸都有基准, 因此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同一个方向上有多个基准时,其中 必有一个是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




尺寸标注形式:1)链状式;2)坐标式;3)综合式。



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1)主要尺寸直接标注;
(2)一般尺寸的标注应便于加工和测量,应符合加工顺序,便于测量;
(3)毛坯面之间的尺寸应直接标注;
(4)不能注成封闭尺寸链(头尾相接,绕成一整圈的一组尺寸)。



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同轴回转体,沿轴线方向通常有轴肩、倒角、螺纹、退刀槽、键槽等结构要素。此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



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轴向尺寸小而径向尺寸大,零件的主体多数是由共轴回转体构成,也有主体形状是矩形的,并在径向分布有螺孔或光孔、销孔等。主要是在车床上加工。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作用,其结构形状比较复杂,且不太规则。要在多种机床上加工。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主体部分,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较复杂,加工工序较多。一般均按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选择主视图,其它视图至少两到三个或两个以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剖视图、断面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多种形式,以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形状。



零件图尺寸标注练习: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99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