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措施及拯救方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8
    【导读】:
    棉花枯萎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名萎蔫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主要危害棉花的维管束等部位,导致叶片枯死或脱落,是棉花上具有毁灭性的一种病害,一经传入发生,且传播蔓延迅速,很难根除,被称“棉花癌症”,该病害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等方法,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耐病能力进行预防。方法/步骤1/5分步阅读

    棉花枯萎病的传播途径

    枯萎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土壤、粪肥中越冬,有病棉田耕地、耙耢、中耕、浇水、农事操作等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2/5

    棉花枯萎病的发病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温在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隐症。夏季大雨或暴雨或大水漫雚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碱、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或根结线虫多的棉田发病重。

    3/5

    棉花枯萎病的症状

    棉花枯萎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症状常表现多种类型: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急性凋萎型、光秆型等。

    (1) 黄色网纹型:其典型症状是叶脉导管受枯萎病菌毒素侵害后呈现黄色,而叶肉仍保持绿色,病部出现网状斑纹,渐扩展成斑块,最后整叶萎蔫或脱落。多发生于子叶和前期真叶。

    (2) 紫红型:一般在早春气温低时发生,子叶或真叶的局部或全部呈现紫红色病斑,严重时叶片脱落。

    (3) 青枯型:棉株遭受病菌侵染后突然失水,叶片变软下垂萎蔫,接着棉株青枯死亡。

    (4) 黄化型:多从叶片边缘发病,局部或整叶变黄,最后叶片枯死或脱落,叶柄和茎部的导管部分变褐。

    (5) 皱缩型: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状同时出现。

    (6) 红叶型:苗期遇低温,病叶局部或全部现出紫红色病斑,病部叶脉也呈红褐色,叶片随之枯萎脱落,棉株死亡。

    (7) 半边黄化型:棉株感病后只半边表现病态黄化枯萎,另半边生长正常。该病有时与黄萎病混合发生,症状更为复杂,表现为矮生枯萎或凋萎等。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8) 急性凋萎型: 雨后或浇水漫灌后太阳晴好温度高,重病田常出现急性凋萎型症状,植株突然失水,萎蔫、叶片青枯下垂,叶、蕾、花大量脱落成光杆。

    4/5

    棉花枯萎病的防治

    棉花枯萎病在防治上应采用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1)选用抗、耐病品种。种植抗枯萎病棉花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

    (2)合理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谷类、绿肥等轮作,有条件的可提倡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明显。

    (3)保护无病区:目前新疆棉区新开垦的土地和种植棉花年限少的地块均为无病区,因此要千方百计保护好无病区。无病区使用的种子绝对不能从病区引调,严禁使用病区未经热榨的棉饼,防止枯萎病传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4)拔除病株:及时到田间调查,一旦发现有零星病株,最好立即拔除,带到田外销毁;并在棉田外深埋或烧毁。

    (5)清洁棉田:连年坚持清除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就地烧毁,可减少菌源。

    (6)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如嘉有皇辅天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0-10-10),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棉花抗病能力,减轻危害。同时整个生长期喷施黄腐酸叶面肥2~3次可有效减少黄萎病的发病几率。

    (7) 药物防治:50%多菌灵800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用:生命源黄腐酸有机水溶肥料灌根,克黄枯、甲基托布津等农药,加入1%尿素水喷雾防治。

    5/5

    补救措施

    对因枯萎病早发造成缺苗断垄的棉田,可在6月上旬发病高峰过后,采用大苗移栽的办法进行补救,具体办法是:在缺苗处用铁锹左一锨右一锨将土端出,形成一个楔形穴,然后取苗,同样在苗的左侧深掘一锨,将锨慢慢抽出,右掘一锨将苗端出,小心把苗放入挖好的穴内,四面用脚踩实,使土壤密接,注意做到棉苗不伤根、土台不松散。这种大台移栽的办法,不浇水,不缓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2091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16:29:58  耗时:0.023
    0.0233s